行业资讯

相关资讯

咨询热线:

15767885991

行业资讯
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行业资讯 >

硫化黑工艺流程解析

日期:2025-09-08类型:行业资讯
硫化黑工艺流程,硫化黑工艺

   在纺织染料体系中,硫化黑染料以深沉稳定的黑色、良好的耐光性和较低的成本,被广泛应用于棉布、牛仔布及帆布等纺织品的染色生产。要想获得色泽均匀、牢度优良的效果,必须严格把握硫化黑的工艺流程。下面将从主要环节进行详细解析。

1. 前处理工序

在正式染色前,需要对棉织物进行退浆、煮练和漂白等前处理操作。这样可以去除浆料、杂质和油污,提高纤维亲水性。良好的前处理是保证硫化黑染色均匀的重要前提。

2. 还原溶解

硫化黑属于不溶性染料,必须在还原剂作用下转变为可溶性的“染料母体”。常用的还原剂是保险粉(连二亚硫酸钠)和氢氧化钠。在适宜温度和碱性条件下,硫化黑被还原成可溶的无色型,从而顺利进入纤维内部。

3. 上染吸附

织物在还原溶液中浸染时,染料分子逐渐被纤维吸收。控制染液温度和时间至关重要:温度过低会造成上染不足,过高则容易使染料分解。为了保证深黑色效果,常采用分段升温和多次浸染的方式。

4. 氧化固色

当染料进入纤维后,需要通过空气或氧化剂(如双氧水、硝酸钠)将无色体重新氧化为不溶性黑色体。此过程是硫化黑染色的关键,决定了颜色的深浅与牢固度。氧化不充分会导致色泽发花,而过度氧化则可能使织物发脆。

5. 皂洗与后处理

氧化后的织物要经过热水皂洗,去除未固着的浮色,提高耐摩擦和耐洗牢度。根据需要,还可进行柔软、上浆或防皱整理,以提升最终织物的手感和性能。

 

二、关键技术控制要点

1.还原剂浓度平衡

硫化钠过量会导致染料过度还原,某研究指出,当N2S浓度超过18L时,染料上染率反而下降7%。建议通过电位滴定法实时调整,保持染液硫离子浓度在0.12-0.1mg!L范围。


2.温度梯度管理


染色过程中温差波动须控制在+1℃℃以内。某智能染缸的温度记录显示,在95℃保温阶段,温度波动超过2℃会导致布面出现3%的色差。建议采用PDD温控系统配合多点测温装置。


3.氧化效率优化


采用空气氧化与化学氧化结合方式。某工厂改造案例中,在氧化槽增设微气泡曝气装置,使氧化时间缩短40%,同时降低双氧水用量30%。建议曝气量控制在0.8m/(m'h)。


4.废水处理方案


硫化染废水COD值通常达8000-12000mg工,某环保工程实例显示,采用5emtgn氧化-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,可使出水COD降至100mg工以下。建议建设专用处理线,配备pH自动调节系统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设备防腐问题,某企业采用316L不锈钢染缸后,设备使用寿命从3年延长至8年。随着环保要求提高,行业正逐步推广硫化染料微胶囊化技术,可降低硫化物用量35%以上,这将成为未来工艺升级的重要方向。

总结

硫化黑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—还原溶解—上染吸附—氧化固色—皂洗整理五个环节。各环节环环相扣,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染色质量。掌握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,不仅能展现硫化黑染料的优势,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织物附加值。